本文禁止轉貼至其他網站

郁子於2009年8月2日完稿

參考資料:微笑彩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圖錄

展出時間:2009年6月27日至9月27日

參觀時間:2009年8月2日

 

Smiling.jpg  

 

兩千年前的絕代風華,源遠古長的歷史寶藏,漢陽陵的挖掘使我們得以窺探西漢盛世的溫柔祥和,使我們得以了解文景之治的富碩美麗,那淺淺的一絲微笑,那淡淡的一臉愉悅,彷彿這時代的居民,置身香格里拉的仙境,如此的豐衣足食,如此的怡然自得。

 

 

數量眾多的牲畜陶俑使我們知道文景時代的人民生活相當富足,糧倉甚至滿到要溢出來的地步,現場看到許多成排的雞犬牛羊豬縮小比例陶俑可以知道當時人民肉食的主要來源,雖然現在吃狗肉普遍被認為是一種不人道行為,而韓國目前仍盛行吃狗肉,其實早在西漢時代,狗肉就是平常宮中的御膳之一,跟豬牛沒有差別,都是飼養來吃的,只是現代人大部份把狗當作寵物,視為人類的朋友,因此不忍心殺狗來吃而且認為殺狗來吃是有罪的錯誤行為,等同虐待動物。

 

 

現場展示的人物陶俑都比實物尺寸縮小三分之一,並且還與秦俑作一個簡單比較對照表,秦俑身高約180公分,是實際的人物比例,秦兵馬俑與漢彩俑製作方式的最大差異在於臉上的表情與衣服的裝飾。秦代奉行法家的嚴刑峻法來統治國家,所以秦俑的人物表情個個莊嚴肅穆、威武不屈;而西漢文景時代奉行黃老的無為而治,所以漢俑的人物經常面帶各種不同的微笑,國家輕徭薄賦,盡量減少干涉人民生活,使得百性生活和樂,衣食無缺,也因為有文景之治的累積財富,才能造就之後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與開疆拓土。

 

 

除了臉部表情大不同外,在陶俑的服飾方面,秦俑是塑衣俑,即服飾是直接在燒烤完成的陶俑上加工彩繪而成的;漢俑是裸體俑,將人體四肢及身體分開塑模製作然後再加以拼湊,只有頭、身體和雙腳是用陶塑,雙手則是木雕再與陶俑接合,衣服是用絲織麻布縫製穿戴在陶俑上的,就像現在的芭比娃娃一樣,只是因為年代久遠,這些陶俑衣飾早以腐朽,挖掘出的陶俑多是無手的裸體陶俑。

 

 

一般我們對於古代人物裸體塑像的認知多會想到古希臘羅馬時代的人形雕塑,而中國的人形塑像大家馬上會想到的是雲崗石窟、龍門石窟與敦煌千佛洞的佛像,不會想到中國居然也有裸體塑像,因為漢陽陵的出土,使我們了解不是只有西方有裸體藝術,上古時代的中國就已經有裸體塑像的藝術概念,並且從這些裸體俑的造型可知漢代的審美觀念就是〝瘦就是美〞,與現在追求的審美觀一致,與唐代豐腴圓潤的審美觀恰恰相反,裸體俑個個纖瘦細長,沒有胖子,也難怪體態輕盈美麗絕倫的趙飛燕會受到漢成帝的百般寵幸,成為中國歷史上纖瘦美女的最佳典範,並在後世留下「環肥燕瘦」的諺語。

 

 

現場展示的漢陽陵陪葬品共分為兩類:明器與實用器,明器是縮小版的生活用品,實用器是實體大小的實際使用器皿,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爐灶、糧蒼、房倉及水井等的明器,以及各種存放及烹煮食物的陶罐、陶鼎、繭形壺等實用廚具。在現場還設置放大鏡可以讓觀眾仔細觀察漢代官印的字跡,還有展示五誅錢、銅鏡及度量衡器具(銅累、銅升、銅斗)等各種日常生活用品。

 

 

從漢陽陵的遺址佈局以及挖掘出的瓦當、板瓦、筒瓦、地磚等建築材料使我們能夠了解漢代的建築技術及特色,以及漢代長安城的格局,漢代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都市,人口多達百萬,是同時期羅馬城規模的數倍,漢代皇城的規模也比現在留存的紫禁城還要大得多。

 

 

在先前歷史博物館展出的「新疆文物大展」中使我們得以見識漢代絲織工藝的美侖美奐,而這次展出的漢陽陵物品使我們得以看見漢代工匠陶藝的瘦小精美,陶器和銅器是漢代人民生活的主要用品,這次展覽的漢陽陵葬祭品中並沒有鐵器,我想鐵器在漢代主要是用在刀劍上的,只是這次的展覽並沒有帶來台灣展出吧!

 

 

自漢武帝以降,中國開始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思想中心,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無為而治的施政楷模,而之後的貞觀之治則是儒家學說的施政楷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