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禁止轉貼至其他網站

郁子於2010年11月12日完稿

邊聽哈古哈迪「 清秀佳人精選」專輯

參考資料:從馬內到畢卡索圖錄

展出時間:2010年6月26日至2010年9月26日

參觀時間:2010年7月17日

 

MANET.jpg 

 

 

從印象派的浮光掠影、野獸派的奔放色彩,再到立體派的幾何邏輯,畫家眼中關注的視野景觀從追求自然田園的光影變化逐漸集中在繪製物體本身形狀反射的光影效果。

 

隨著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畫家漸漸體會到工業都市中的各種人工建築及機械物品所展現的自然界沒有的巧思,並試圖在實際所見之物中加上個人對此物的想像見解重新融合成心中的完美作品。

 

在這次費城美術館借出展覽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見從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到超現實主義的發展脈絡,讓觀眾得以在畫作中領會不同畫風流派著重的焦點及嘗試理解畫家欲利用畫作所想要表達的意義。

 

日光印象

天空中活潑躍動的雲朵是布丹畫作給予觀眾最深刻的印象,布丹的「特胡維爾」海岸風景畫予人一種簡單樸實的悠閒風情。畢沙羅晚期採用秀拉點描法所創作的「盧昂市拉克華島霧景」畫作似乎比早期用流暢線條勾勒的層層印象更能突顯出灰暗朦朧的氣氛。和布丹的飛舞雲朵相比,西斯萊「聖瑪梅之橋」中的平行雲彩就顯得單調乏味,然而從其塞納河中的樹林倒影似乎可感受到倒影在水中漂蕩一般,栩栩如生。塞尚的「奧維小鎮」風景畫呈現出像壁畫塗鴉的平面效果,光影的折射律動並不明顯。莫內的「艾特達的岩門」與畢沙羅的「盧昂市拉克華島霧景」一樣都是在昏暗不清楚的視覺環境中創作而成的,莫內十字交錯的線條筆觸所呈現的波光粼粼效果一點都不輸給點描畫法表現的模糊光暈。雷諾瓦的「林蔭大道」描繪出印象派少有的都市迷人風情,行道樹的飛躍筆觸似乎可以感受到樹葉被微風吹拂的景象。

 

儷人角色

馬內「愛蜜莉‧安柏的卡門扮像」中單調的褐色舞台背景襯托出歌劇女伶愛蜜莉‧安柏在舞台上表演卡門的美麗丰采。竇加最著名的畫作便是他筆下描繪的芭蕾舞女郎了,從「芭蕾舞課」畫作中鏡子的反射影像可以看出印象派向來強調的光影反射效果。羅丹的雕塑「永恆的春天」裸體擁吻的姿勢表現出戀愛中男女的濃情蜜意。塞尚為自己妻子所繪的圖像深刻表現出憂鬱哀傷的情緒,其暗沉深黝的色調會讓我想起梵谷筆下的縫衣婦人坐在屋子角落工作的落寞情景。雷諾瓦的「裸女」與「彈吉他的女人」畫中身材豐腴的粉嫩肌膚、強調的動作及對人體光影的捕捉會讓我想起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畫派的作品。卡塞特「包廂裡戴珍珠項鍊的女人」畫中女人背後鏡子反射的劇院景象與竇加的「芭蕾舞課」畫作中芭蕾舞者背後鏡子反射的窗外風景是一樣的表現手法。馬諦斯「摩爾式屏風」、「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及「早餐」畫作中都有色彩豔麗的地毯佈置背景,由此可見他對彩色織品的熱愛。畢卡索的「女人與小孩」試圖將正面與側面臉部表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宛如現在將2D與3D影像結合的動畫作品。

 

形體本質

此單元的重點在於展現立體派畫家追求物體幾何邏輯的排列組合及試圖在平面的畫布中呈現3D的立體效果。布拉克運用光學透視與破碎塊面融合在同一空間的繪畫手法創作「一簍魚」這幅畫作,並用三角及方形等幾何圖形來描繪魚的形體,看起來就像各種不同形狀的魚形木版放置在簍中而不是活生生的魚。畢卡索的「茶壺與茶杯」用2D平面的幾何圖形來呈現3D物體的立體效果。格里斯的「棋盤、玻璃杯與盤子」表現出玻璃杯的透明感及其背後的桌子形狀,桌上擺放物品所產生的陰影及物體被光線照射到的區域形狀都用幾何圖形的交錯層疊排列來表現立體感。米羅的「馬、煙斗和紅花」將各種幾何圖案拼貼於桌子表面,這讓我想到ANNA SUI參與設計的動畫「巖窟王」裡的人物服裝也是用類似的拼貼手法呈現出時尚炫麗的光彩效果。雷捷的「印刷工人最終版」及「拄拐杖的男人第一版」的人物和背景均以機械的幾何圖形排列來表現,足見雷捷對工業機械的喜愛。

 

夢境幻象

此單元的重點在於展現畫家將心中的意念想像訴諸於自己的畫中。盧奧和梵谷早期的畫作一樣喜歡用深色與厚重的顏料來作畫,盧奧將自己的坎坷際遇與社會邊緣人做聯想,在「馬戲團」畫作中黑暗背景與黑色服裝的瘋狂小丑呈現的是與秀拉光彩奪目熱鬧歡樂的「馬戲團」完全相反的陰鬱氛圍。杜象深受塞尚的影響,將自己對塞尚的崇拜寄託於描繪自己父親的畫作「藝術家的父親」中。夏卡爾的「夜晚」這幅畫將牛擺在天空中,燈與月亮並排,如同夢裡一般,畫中的愛侶象徵夏卡爾對農村生活的嚮往。歐姬芙的「紅土丘與骨骸」畫中景物分為後方紅色山丘、中央土石堆及前方彎曲骨骸三個層次互相對應,象徵老化的過程,土石堆中的幾串花束則象徵隕落又重生的生命。唐吉的超現實主義畫作「平行」描繪貧瘠的土地上散佈著幾隻變形蟲,左方還冒著幾縷白煙,或許代表了世界的原始面貌及後工業化文明世界的斷垣殘壁。

 

總結感想

從巴洛克的華麗、巴比松的浪漫、印象的光影,野獸的狂野,立體的邏輯,再到超現實的抽象,藝術家們描繪的景物逐漸從寫真走向寫意,體現真實物體的美感已不再是畫家表現的重點,而是畫家想利用加上自己想像的畫作傳達給觀眾什麼樣的意義,因此印象派以前的畫家作品,觀眾比較容易從畫作中體會畫家想表現的東西;但是印象派以後的前衛畫作就不容易看出畫家想表達什麼,看到畫作中一些不合常理的圖像,往往要看下面的圖解說明才能明白,不然就由觀眾自行想像領會了。

 

印象派畫家可以說是追求自然的攝影師,在那個攝影才剛發明,照相還不普及的年代,畫家們試圖將自然界光影折射的五彩繽紛忠實呈現在畫布裡,現代的攝影師就像19世紀的印象派畫家,操縱鏡頭焦距及選擇適當的光線角度拍出美侖美奐的寫真作品。

 

立體派畫家可以說是追求理想的景觀設計師,試圖將眼前景物做適當的排列組合以便呈現美好的視覺構圖;景觀設計師運用各種素材及物品做適當的擺設及裝飾,營造出來的立體感官效果宛如脫離現實世界進入夢幻的天堂一般。

 

超現實主義畫家可以說是創造奇蹟的魔術師,試圖將心中想像的東西融合於現實世界的景物中呈現在畫布裡,給予觀眾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奇美感;魔術師就像超現實主義畫家,化不可能為可能,運用各種難以想像的障眼法創造出超乎現實的美麗震撼。

 

科技愈進步,人們追求的藝術形式愈趨向於內在心靈的自我實現,然而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一群返璞歸真崇尚自然的生態藝術家們回過頭來像古典的藝術家一樣,努力將大自然最真實的一面完整地保留下來,讓世人感受大自然的美與神聖不可侵犯。我個人偏愛印象派的美麗光影,特別是畢沙羅的日光森林與莫內的睡蓮庭院,讓我感覺輕鬆自在,怡然自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郁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